首页要闻动态州市动态大理
大理
省生态环境厅驻大理州生态环境监测站在洱海水生态监测中发现“透明薄皮溞”
  • 来源:云南省生态环境厅驻大理州生态环境监测站
  • 发布时间:2023-12-19
  • 访问量:337

近日,省生态环境厅驻大理州生态环境监测站在洱海水生态采样监测中发现了一种不常见的浮游动物,随后带回实验室使用专业仪器进行观察拍摄,最终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浮游动物分类学专家鉴定,这是一种在洱海“消失”多年的浮游动物类群——透明薄皮溞。

01.jpg

图1 透明薄皮溞

透明薄皮溞是一种大型肉食性枝角类浮游动物,分为头、胸部与腹部三个部分,通体无色透明,体长3-8mm,头背部有一马鞍形结构,复眼位于头顶,很大,呈球形,每个复眼约有300个小眼。透明薄皮溞的第一触角位于复眼后方,雌性的短小而不分节,雄性的则较为细长,第二触角粗大,基节很长,游泳刚毛多,数目因个体大小而略有出入,在水中移动速度快,透明薄皮溞一般畏忌强光,白天栖息在较深水域,夜间上浮到水体表层,有规律的昼夜垂直迁移行为。 

透明薄皮溞多生于大、中型湖泊或水库的敞水区,其在不同发育阶段的食物不同,在幼体阶段(体长一般小于6mm),主要以藻类、细菌和有机碎屑为食,成体阶段(体长大于6mm)则捕食裸腹溞等其他小型浮动动物,属肉食性种类。 

02.jpg

图2 准备捕食的透明薄皮溞

浮游动物在水生食物链中处于中枢地位,是水生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浮游动物群落的完整性会影响整个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续存。同时,浮游动物也是对各种水环境污染物最敏感的类群,在大多数富营养化和超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浮游动物主要由小体型种类组成,大型肉食性浮游动物种群的存在是水生态健康稳定的指征之一。作为大型肉食性枝角类浮游动物,透明薄皮溞在水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生态位,能够捕食藻食性或杂食性浮游动物,作为鱼类的饵料,有利于维持水生态系统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着不可忽略的生态效应及地位。

经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及咨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专家,近年来洱海相关文献资料中没有出现透明薄皮溞的“身影”,但在80-90年代洱海的生态调查中曾发现透明薄皮溞,后多年未曾发现。近年来,随着洱海流域生态保护力度加大,洱海保护治理进入“湖泊生态恢复阶段”,因此透明薄皮溞再次出现,反映出洱海保护治理及湖泊生态修复取得一定的成效,未来我们将加强对生态环境的监测与监督,并呼吁广大人民一起保护洱海,让更多人感受到“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情”的大理美景。


打印页面 分享到: